奇葩網名收快遞麻煩不是一點點
2016-08-05 10:24:41 來源:蘇州日報
“可愛的小公舉”“吹牛不打草稿”“我愛吃西瓜”“銀河系里放羊”“梅超風”……眼花繚亂的網名,乍看之下忍俊不禁,可如果這些網名或昵稱出現在快遞的收件人姓名欄中,又會產生怎樣的效果?最近,成都的楊女士用網名“齊天大圣”網購了一套漫畫書,沒想到在取件時被要求證明自己就是“齊天大圣”,引來不少麻煩。蘇州是否有這樣的快遞一族?為何要選擇用網名昵稱代替真實姓名?是否會帶來什么麻煩?最近,記者進行了調查。
囧事多:
快遞員張口叫“爸爸”
在調查中,記者發現,使用奇葩收件人姓名的市民還真有不少。近日,市民李小姐到小區門衛處領快遞。在翻找自己的包裹時,看到一個包裹單上用馬克筆寫著大大的收件人姓名“×××的媳婦兒”,而這個“×××”是一個知名的韓國明星。李小姐說,自己曾經在網上看到過各種奇葩收件人名的帖子,沒想到身邊真的會有人會這么做。新奇之下,李小姐自己也“玩”了一下。她修改了購物網站上的昵稱,然后下單購物。幾天后派件時,她收到的取件通知短信中,赫然寫著她改過的昵稱,“因為地址和聯系電話都是準確的,即使名字發生變化也從來沒有寄丟過包裹。”
相比李小姐收到投遞短信,王先生就比較尷尬了,他的包裹一般都寄到單位,單位有24小時代為簽收包裹的門衛,因此一般都會使用真名,便于門衛記錄和通知。但有一次他在一個網站購物時,填寫投遞地址時忘記修改收件人姓名,使用了昵稱,3天后接到門衛電話,對方開口就問:“你是‘威武的爸爸’嗎?”王先生當下就愣住了,直到門衛問是不是有個包裹寄到了單位,才反應過來是自己網購的快遞。王先生說,自己去取快件的時候都覺得有些難以啟齒,頗為尷尬。
記者上網搜索發現,曾有網友爆料稱,一快遞收件人的姓名為“老公”、“老婆”,還有的名字如“孫悟空”、“大師兄”等層出不窮,這些名字除了逗樂眾人外,也確實給投遞員增添了不少麻煩。一名快遞小哥稱,自己見過很多奇怪的名字,打電話跟人確認還是小事,萬一電話打不通,或者地址有偏差那才是真頭疼。如果快遞面單上登記的收件人電話打不通,地址也寫得不準確,投遞時就只能向周圍鄰居尋求幫助,詢問是否認識收件人。可是如果收件人的名字不是真的,投遞就會遇到困難。“這種很耽誤時間,問一個單子我可以派好幾個件,沒有派到位還要再跑一次也就算了,很可能收件的還要投訴我們派得晚。”快遞小哥充滿了無奈。
原因多:
不寫真名各有理由
小李就曾用網名“李尋歡”作為收件人姓名,在網絡購物平臺買過東西。“一般我都留公司的地址,而且快遞單上也有聯系電話,不怕東西收不到。”小李說,這么做的主要原因,是為了防止個人信息泄露。小李的公司在一棟寫字樓內,平時快遞都需要到保安室領取,很多快遞堆放在一起,面單上的個人信息不受保護,讓他有些擔心。網友“羅琳”也表示,以前使用真實信息收件時,扔快遞箱時總要先特地把快遞面單涂黑或者撕碎,很麻煩,但如果使用網名,就不用有這樣的擔心。
市民吳女士也有相同的看法,退休在家后,她愛上網購,選擇的郵寄地址也通常是家庭地址,“只要地址不錯,電話號碼寫對,快遞不可能送不到我手上。”吳女士補充道,小區最近新設了快遞代收箱,只要電話號碼正確,就不怕收不到快遞。不過,如果填寫完全真實的信息,她卻有些不放心,“這樣一來,我的姓名、電話、家庭住址就全暴露了,萬一被騙子盯上就麻煩了。”
對于不使用真名收件,大學生小王道出的原因有些讓人哭笑不得。“我的名字真的太常見了,寄到學校的快遞,都要到校門口拿,學校跟我重名的人很多,之前就拿錯過。”小王說,校門口的快遞小哥,每人要照顧到數百個包裹,來取件的同學太多,難免會顧此失彼,從那之后,他就開始往收件人一欄中填寫網名了,“網名都比較標新立異,就不會再拿錯別人的快遞了。”
白領小金的網名叫“大梨子”,她告訴記者,收件人姓名是留真名還是網名,要根據快遞的物品種類決定。如果是一般的物品,就留真名;如果是比較隱私的物品,就留網名,“我經常在網上購物,寄送地址通常都是公司,同事在前臺看到我的快遞,都會幫忙捎給我,有些時候賣家會把購買的物品標在快遞單上,如果是不想讓別人知道的東西,我就會用網名,這樣就沒人知道是我買的了,免去不必要的尷尬。”
比起上面這些看起來還有些道理的原因,大學生小周給出的原因就有些無厘頭了。“純粹是好玩刺激”,小周說,自己在網上購物時,經常會留“皇上”“老婆”等稱呼類的昵稱作為收件人姓名,“想想看,一接電話就有人說‘皇上,您的快遞到了’,多刺激啊!”
麻煩多:
如此收件遇糾紛或遇維權難
從今年6月1日起,國家郵政局發布的《快遞安全生產操作規范》正式實施,快遞實名制作為國家行業標準,正式開始施行。不過,從《規范》的表述看,似乎更著重于寄件方的實名制,對于收件方的信息真實性,是否也有相關規定?昨天,市郵政管理局的相關工作人員介紹,由于實名制主要為了確保所寄物品的安全性,保證寄件來源真實可溯,因此,確實更看重寄件方的身份確認工作,對收件方的個人信息登記沒有明確要求。不過,《規范》中指出,快遞單也必須實名,這就表示收件方的信息也必須真實有效,“在郵寄前,寄件方需要確認收寄雙方的信息真實有效,快遞從業人員也有責任督促寄件方完成這項工作。”
那么,面對各種稀奇古怪的收件人名字,快遞在派件的過程中是否會遇到困難?什么樣的人群比較傾向于匿名收件?昨天,記者就此特地采訪了一家知名物流公司,相關負責人表示,收件方匿名比較集中出現在網購人群中。可能是受購物習慣的影響,在電商平臺購物的消費者大部分都傾向于匿名收件,使用的也大多是注冊網站時的昵稱。而在物流公司接受的商務派件業務中,則很少有匿名收件人的情況出現。
“作為物流公司來說,針對收件人實名制一塊,我們目前并沒有明確的規定。”該負責人表示,在寄件流程的實際操作中,承運方無法要求核實收件人的真實身份信息,這是目前物流行業的現狀。不過就目前的情況來看,匿名收件對派件的影響并不是很大。“派件員在派件前一般都會通過電話聯系收件人,確認收件地址等信息,然后才進行派件。換言之,只要聯系電話和地址準確一般不會出現無法投遞的情況。”不過,該負責人也坦言,作為物流企業來說,其實更希望收件實名制能夠實現。“現在攬件時要先跟寄件方核實,派件前也要先通過電話向收件方詢問,這在無形中增加了投遞的工作量,也增加了投遞時間。如果收件采取實名制,就可直接進行投遞了,整個過程更加便捷快速。”該負責人介紹,不過就目前而言,大部分普通消費者出于隱私保護等原因,對實名制還是比較抗拒,希望今后隨著手機實名制的落實,物流寄收雙方的實名制也能向前推進。
然而,雖然無論從制度規定還是具體操作來看,都沒有明確規定收件方必須實名,但一旦以非真實姓名收件遇到糾紛,想要維權,就可能遇到不必要的麻煩。江蘇正盛律師事務所的丁奕律師表示,如果使用網名收件遇到糾紛,為了維權,首先要做的就是證明“我是我”,舉證網名對應的就是自己本人,而這一舉證往往需要將自己的身份信息與注冊網站時的注冊信息、物流信息等匹配,過程繁瑣,結果也不能保證。因此,即便使用網名收件看起來更“保險”,更“刺激”,也需要考慮好后果,切莫任性而為。
宏順物流官方微信服務號
【拿出手機掃描關注】
本文整理:宏順物流(www.michezu.cn)